1945 年 2 月在黑海之滨的雅尔塔召开了决定二战后世界格局的重要会议,
出席会议的是号称二战“三巨头”的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这次会议对世界
的影响巨大自不待言,但它另一个改变世界的影响却鲜为人知。会议结束后 2
个月,巨头之一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佐治亚州温泉休假期间猝然离世,
据说他去世时的血压高达 300/190mmHg。8 年之后,另一位巨头约·维·斯大林
大元帅在他的郊区别墅溘然长逝,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但主流的观点认为死
于高血压导致的脑溢血。20 年后,最后一位巨头温斯顿·丘吉尔经历了一系列
脑中风后撒手人寰,索命凶手还是高血压。三巨头领导世界盟国战胜了凶残的纳
粹轴心,但却都不能逃脱高血压的魔爪,不得不令人感叹!提起这一段历史秘辛,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三位都是权倾一时的名人,以他们享有
的医疗保健条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人类对高血压的认识说起。尽管早在 19 世纪中叶
人们已经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但对于血压升高的含义却不甚了然。20 世纪 30
年代医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是人体自然的一种代偿机制,根本不需要干预。这以
著名医学杂志《泰思医学实践》撰稿人斯科特写于 1946 年的一段话最有代表性:
“体循环的血压升高,难道不是为了保证心、脑、肾更加正常循环而产生的自然
反应吗?因此,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不仅不需要任何治疗,而且不治疗状态更好。”
在 1949 年出版的由著名心血管专家查尔斯·弗雷德博格撰写的教科书《心脏病
学》中将高血压定义在 210/100mmHg。这在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在当时是
医学界的共识。
尽管医学界还醉心于对血压升高的机制自说自话,对血压升高的危害视而不
见的时候,在大量由于高血压导致的致残致死事实面前,保险公司坐不住了。
1907~1921 年,美国西北互助人寿保险公司进行了自己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血
压每升高 10~14mmHg,死亡率将升高 60%!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 30~50 岁年龄
段人群。基于这个发现,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对高血压说不了,那时,收缩压高于
147mmHg 的 60 岁以上的人都会被拒保。至罗斯福总统意外去世,人们在震惊中
纷纷质疑总统的保健医生们在其血压治疗上存在问题,高血压将危及生命的认识
终于冲破保守医学界的藩篱,成为广泛的共识,3 年之后的 1948 年继任总统杜
鲁门宣布美国政府资助的国家心脏研究所成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家心、肺、
血液研究所(NHLBI)的前身,随后一项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医学研究计划——弗
莱明翰研究(Framingham Study)闪亮登场。今天我们广泛知晓的心血管疾病危
险因素,如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都源于弗
莱明翰研究的结果。可以说,雅尔塔三巨头在无意之间领导了一场高血压的认识
革命,而其意义不亚于赢得一次世界大战。
人们认识了到高血压的危害,紧接着的问题就是:什么血压水平应诊断为高
血压?如果我们以前文提到的 210/100mmHg 为第一代标准,至今,这个标准已
经经过了 3 次重大调整。根据福莱明翰研究的早期成果,1957 年制订了第二代
高血压标准为 160/95mmHg;1984 年美国高血压指南 JNC-3 定义高血压为
140/90mmHg,这可视为第三代标准,是全世界最广泛接受的标准,也是我国目
前使用的标准;2017 年,JNC-9 重新定义高血压标准为 130/80mmHg,甫一公布,
引起全世界心血管界一片哗然,至今争议未平。
其实,血压标准的每一次变迁,都有深刻的背景,并非是医生们一时兴起、
随意制订的。这就要讲到另外一个故事。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岩手县花卷市有一个
小镇,叫做大迫汀,这里虽然滨海,但维度较高,气候寒冷。小镇医院的院长永
井谦一注意到本镇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很高,脑卒中的发生率也很高,于是联系
了自己的老同学,日本东北大学的今井润,开始对居民进行血压研究。这项研究
开始于 1986 年,持续至今,先后参与的人数达 1.1 万,已经在各专业期刊上发
表文章近 300 篇。就规模和持续时间来讲,仅次于美国退伍军人研究。大迫研究
的最大特色是使用电子血压计让居民在家自我监测血压,它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比如饮酒会升高血压,吸二手烟血压会升高,而经常吃水果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会
下降,等。但最重要的发现是,血压水平超过 137/84mmHg 时,死亡率上升幅度
达到最大。2017 年美国修订高血压标准的众多依据中,大迫研究的成果无疑占
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大迫研究另一个成果就是把所使用的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从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品牌变成了国际大品牌。
今天人们已经广泛知道了高血压的危害,而这一认识的过程不过半个世纪的
时间,从全世界来说,如今高血压占据着一个不太光荣的位置,那就是它带来的
医疗资源消耗和社会医疗费用消耗在所有疾病当中居于首位。我们国家在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早已非往昔可比,与之相伴随的,是
我国居民疾病谱的转变,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民健康与寿
命的头号杀手。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中的
数据,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 23.2%,差不多每 4 个人中即有 1 位高血压患者,
总患病人数约 3.5 亿,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数,防治形势严峻。相
关的介绍也很多了。尽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高血压临床研究起步较晚,也
缺乏持续大规模的研究数据,但由于几代医生的不懈努力,仍有不少值得称道的
地方。上世纪 60 年代,国内高血压治疗领域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
对进口降压药物的依赖,影响了普通患者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上海高血压研
究所邝安堃教授借鉴中医“轻可去实”的观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小复方”
治疗高血压的设想,这个设想的成果就是广为人知的“复方降压片”。复方降压
片由利血平、氢氯噻嗪、双肼屈嗪等 8 种成分组方,开启了复方制剂的先河。 今
天来看,复方降压片已经不能胜任一线降压药物的角色了,其中主要降压成分在
临床上多数已经淘汰,相对复杂的组方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也存在问题,所以医
生基本不会再处方这个药,但它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在今天反而更加突出了。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需要终生治疗,客观上对降压药物提出了要求,比如疗效
可靠、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价格适中等,这决定了患者的依从性。研究发现,
除了这些因素,服用药片的数量越多,依从性越差。这很好理解,每天服一大把
药片,估计很多人都难以坚持。所以,医学界慢慢开始提出“单片复方制剂”的
概念,即将两种或多种药物集合起来,放在一个药片里面,也叫 SPC 制剂。这
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服用药片的数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长期治疗和治疗
达标的比例。而复方降压片恰恰就是所谓的单片复方制剂,从制剂角度来说,领
先了世界 50 年。
有关高血压的轶事还有很多,写这篇文章意在请大家都来关注高血压的防治,
保护自己的健康,也保护家人的健康。
来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责编:何川 顾问:文策 |


![]() |
||||||||
|
·黄燕当选为剑阁县人民政府县长 ·苍溪县社会组织孵化园多元空间功能助力社会 |
![]() |
||||||||||||
|
![]() |
||||||||||||
|
![]() |
·文策谏言国家如何彻底杜绝腐败遏制违法犯罪 ·苍溪县是谁在剥夺侵占村民依法享有的权益? ·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我见 ·国家如何监管麻将机及党政人员打麻将 ·广元市青川县法官杜刚公开支持造假售假、损害 |
![]() |
·2020年非法经营借贷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发改委刘振秋被双规——全球最大的犯罪集团” ·四川副省长彭宇行疑被策反被查 ·旺苍县委原书记刘亚洲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 ·江西8名“保护伞”落马 杀人仅判三年半 |
![]() |
·苍溪县一村官诈骗勒索国企侵吞集体几百万纪委 ·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2024加大深化惩治群众身边 ·学校强行损毁他人巨额财产都是法盲校长霸凌惹 ·止暴制乱 幕后黑手必须被斩断 ·7月底前 这16省份有一笔钱将发放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