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固源,重庆大学城环学院环境工程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环境工程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现任国际水质协会(IWA)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理事, 重庆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重庆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委员 等。长期从事环境工程与市政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及科技开发工作,在城市污水、印染污水、制革污水处理和污染控制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相关论文45篇,主编、参编出版教材、专著4部。被遴选为重庆市环境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迄今为止,先后主持、主研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曾获国家环保局、重庆市、四川省等多项科技进步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1、针织废水电化学法处理试验研究
2、间歇曝气系统(PIAS)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3、蚯蚓养殖城市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4、一次无回流间歇曝气系统(NBIAS)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5、城市污水生物处理逸出气体净化研究
目前,致力于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城市污水简易高效生化处理理论及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主持的课题有:
1、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简易高效活性污泥复合系统除磷脱氮技术研究与示范”
2、建设部科技司“间歇曝气系统及其逸出气体净化工艺与装置研究”
3、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立式活塞流厌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工艺与装置研究”
4、重庆市建委“城市污水复合生物除磷技术研究”
在采访罗教授之前,记者曾担心罗教授会像其他学者一样只在乎学术的研究,而不配合采访。但是,见到罗教授后,他很热情的接待了两名学生记者,如同家人那么亲切,和蔼的招呼两名记者,使记者立刻消除了紧张感。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他又极其耐心的回答了记者所有的问题,让我们倍感到他的平易近人。
记者:一般历史悠久的老牌专业往往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环境工程的历史?
罗教授:我们的环境工程专业有着很强的实力。早在1985年,国家第一批兴办环境工程专业的30多所大学中,就包含了我们学校。因为环境工程总体来说起源于市政工程,尤其是给排水中的水处理,而我校给排水专业具有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因此,我们的环境工程拥有较大的优势。几乎在兴办这个专业的同时,我们就拥有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再以后,经过学院三代人多年的努力奋斗,我们成功的获得了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记者:我们的环境工程专业“211”与“985”平台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罗教授:我们的“211”平台的名称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保障体系及工程技术”,已经顺利通过验收;我们还拥有一个“985”平台,叫“三峡库区水质安全及生态重建研究院”,下设四个研究中心,目前进展顺利。环境科学与工程是“211”学科和“985”研究院的重要内容。
记者:请您谈一谈我们与国内外的同行合作的情况?
罗教授:城环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的一些学校都有着联系,学院的一些老师经常会去这些地方进行学术合作和交流。在国内,我们与诸多兄弟院校间也经常沟通。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学术间的交流与合作的。
记者:马上就要面临高考考生的专业选择问题了,您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罗教授:我认为考虑所选专业的实力和影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最优秀的。其次,还要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于报志愿的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另外,结合专业的发展前景,自己的情况,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素质来选择专业也是很重要的。
记者:那么,我们学校的环境工程的就业情况是怎样的呢?
罗教授:我们国家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整体的就业情况不算好。在观念上,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本科教育就不能再称为“精英教育”了。随着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毕业生就应该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专业的实力很雄厚,就业的范围很广泛,没有什么地方是不需要环境保护人才的。这就为我们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具体的就业方向还是相当多的。在管理上,我们的学生可以进行环境规划和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在技术上,可以进行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的控制与处理。以我校的教学质量,就业形势还是很好的。
记者:我们与诸多兄弟院校,例如,哈工大,清华以及以及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与我们环境工程实力差不多的学校相比,有什么自己的特点?
罗教授: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实力很强,学生考研和出国的比例很大。哈工大环境工程专业与我们的比较相似,都是以建筑工程为背景,实力雄厚。至于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它们的环境工程专业受学校本身类型的影响较大。但是现在,这些专业院校正努力使其环境工程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有些专业的设置是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而有的专业,包括环境工程专业,则是以国民经济发展为基础。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建设特色明显,与给水排水专业相联系紧密,技术理论及专业基础很强,老师的知识体系也比较完整。多年来社会的反映,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成功的经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还有您目前的工作状况是怎样的呢?
罗教授:我从未想过我会有什么成功。我国著名的学术前辈钱伟长院士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们应该向钱老学习。作为一名教授,就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考核指标。
记者:您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很值得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习,请问您有什么座右铭吗?
罗教授:千万不要说我取得了什么成就!我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座右铭。我只是认为,无论做什么事,要踏踏实实、默默努力、不要浮躁,积极做好。我没有给我自己定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但还是应该了解自己专业的前沿研究动态和水平。机遇不易得,做什么都要做好,忠于自己的专业和行业,为社会的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记者: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您有什么期望和要求呢?
罗教授:主要是好好学习。第一,教学计划以内的课程,每一门都要好好学习。在教学计划中,这些课程所在的具体位置都是经过周密考虑的,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和循序渐进;还要注意实践环节,特别是实习、设计和实验室的课程,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本很高,耽误了不容易补回来。第二,多阅读课外读物,关注时事,关注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文学作品以及有关自己专业方面的新闻;人文方面的知识也要尽可能多方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第三,重视校园的“养成教育”。要积极参一些活动,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多接触这个小社会,它蕴涵着一种学术氛围和健康的生活气氛,有助于自己学术和人文涵养的提高,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谈话就此终止,但是走出罗教授的办公室,他的亲切而有深意的话语依旧回荡在耳边,这席话无论是对我们在校的学生还是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都是有深刻的启迪作用的!
新闻社 白洁颖